![res01_attpic_brief.jpg res01_attpic_brief.jpg]()
随着“双十一”的临近,商家尤其是电商都会利用这一天进行大规模打折促销活动,不少网友也趁此机会准备血拼一把,网络购物交易量大幅增长给专门从事网络购物诈骗的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每年“双十一”前后都是网络购物诈骗的高发期,警方梳理了一些网购诈骗的常用手段,提醒网友注意“四假”,避免上当受骗。
一是“假网址”。不法分子通过制作与正规购物网站风格十分类似的“克隆网站”,或利用虚假身份信息在知名大型电子购物网站进行注册,将消费者引向事先准备好的“钓鱼网站”,通过直接植入木马病毒或诱骗受害人填写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等方式,套取受害人私人信息,从而盗取受害人钱财。
警方支招:要注意防范“克隆网站”,认真查看网站的域名,克隆网页再逼真,其与官网的域名也是有差别的。对那些要求提供银行卡号与密码的网站更要提高警惕。
二是“假网银”。 不法分子往往以网银系统有问题未收到受害人支付的货款为由要求受害人多次汇款。或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购物网站提供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账户最近出现问题无法使用支付宝,要求使用其他支付手段。或以折扣等为诱饵,诱骗受害人使用先汇款再交货的不安全交易方式。
警方支招:安全支付不能少,网上购物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商家的信用、商品的品质,支付时一定要使用支付宝等第三方安全支付平台、U盾等安全支付工具。
三是“假客服” 不法分子非法获取淘宝卖家交易信息后,在没有发货前联系受害人,称淘宝系统升级,受害人之前的订单失效,并要求受害人与假冒客服人员联系。受害人与假冒客服人员联系后,逐步陷入不法分子的诈骗陷阱,或被要求提供银行卡号等进行所谓的退款操作,或被要求先行交纳保证金等,进而上当受骗。
警方支招:要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私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号、密码、短信认证码等,不向陌生人透露,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电子商务服务。
四是“假商品”。不法分子多是用假冒伪劣的山寨商品冒充名牌货物,以次充好,用户收货后才发现上当。
警方支招:尽量选择信誉高、评价好的店铺交易,交易时要注意保留交易记录、交易凭证等,以便在产生纠纷时有据可依或发现被骗时,便于向警方提供相关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