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号”驱逐舰落位泰达航母国防教育基地
![]()
舰艇落位仪式现场
![]()
舰艇落位仪式现场
![]()
英姿飒爽的海军官兵
人民网天津4月23日电 (唐玉洁)4月23日是中国海军节,退役“重庆号”驱逐舰、353号潜艇以及两艘62型护卫艇正式落位泰达航母国防教育基地。它们将肩负起军事教学与国防教育的伟大使命,同时将与“基辅号”航母,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航母编队”,向游客展示“航母战斗群”的强大阵容和力量编成。
舰艇落位仪式上,来自驻津海军院校的数百名英姿飒爽的海军官兵,盛装迎接四位退役“老兵”落位泰达航母国防教育基地,现场成为白色海洋,激情涌动。四艘老军舰、老英雄,在庄严的氛围中,在众人无限的期待中,伴随仪式启动,正式揭开神秘面纱。遵循“尽可能保留原貌”的原则,泰达航母对四艘舰艇进行了为期两年的修复和改造,四员“老将”虽然时值高龄,肩负新的使命,他们依旧容光焕发。
此次落位的“重庆号”驱逐舰,属于051型导弹驱逐舰,舷号“133”,是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1983年服役,2014年退役,奉献31载,曾圆满完成60余项战备巡逻、演习演练等重大任务,是名副其实的功勋战舰。服役生涯中曾到达南沙群岛最南端曾母暗沙宣示主权,是国人心目中的英雄舰。它在“航母编队”中主要扮演“防空、反潜、水面作战”角色。
353号潜艇,艇名“长城175号”,属于035型潜艇,是以33型潜艇为母体进行现代化全方位改装而成,为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常规动力鱼雷攻击潜艇,在中国自行研制潜艇领域首开先河,具有划时代意义。353号潜艇服役生涯23载,先后完成远航、战备、演习和试验等重大任务共10余次,曾为国家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353号潜艇在“航母编队”中主要发挥“反潜”和“攻击”作用。
62型护卫艇,是人民海军装备发展史上第一次正规定型的舰艇装备,同时也是人民海军序列中赫赫有名的功勋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62型护卫艇几乎参与了当时所有的海上作战,虽然体积较小,但以其机动灵活在海战中大显身手,屡建奇功。如今,该型护卫艇早己全部退出人民海军战斗序列,入列“航母编队”,将主要担负“机动卫士”的角色。
来源:人民网